數字教材介紹
本書是國家教育部組織統編的高校《西方經濟學》教科書。由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教授和吳漢洪教授、北京大學劉文忻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馮金華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學人員組成編寫組,高鴻業教授任主編。 本書第一版至第七版順次于1996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出版。第一版的序言指出:“正如西方學者所承認的那樣,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具有演變性的學科。隨著時間的流逝,西方經濟學會出現新的內容以及不同的著重方面,反映這些情況的教科書必然也應如此。因此,本書在將來勢必要進行修改和增刪。”以第七版而言,其出書的時間距今已有三年多。有鑒于此,第八版的編撰成為應有之舉。此外,使用本書的經驗和改善本書的章節安排也使新版的編撰成為必要。
第八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刪之處可以被分為微觀、宏觀、總論和其他這四個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微觀經濟學部分的變動主要有: (1)對原教材第七版第七章第三節的內容進行了修改,改寫了古諾模型,增加了伯特蘭模型,并闡釋了相關模型的聯系與比較。 (2)對原材料第七版第十章補充了對占優策略和占優策略均衡的說明。 (3)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一章,區分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并在對保險市場的分析中做了說明。增加了“信息不完全和舊車市場”的內容。刪除了本章原來的“信息與勞動市場”的內容。
第二,宏觀經濟學部分的變動主要有: (1)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二章第六節增加了經理人采購指數的內容。 (2)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三章,增加了一節,說明國民收入由什么決定。 (3)重新改寫了原教材第七版第十四章的內容。 (4)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五章,改寫了AS曲線的相關部分,并對該章第四節模型的結構和應用的內容進行了補充。 (5)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七章中的泰勒規則的內容進行了補充。 (6)對原教材第七版第十九章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一些修改。 (7)更新了宏觀經濟學部分的一些數據。
第三,對原教材第七版第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的調整包括: (1)將第一章第一節和第二節合并為第一節:人類經濟活動和經濟學由來和發展與演變;增加第二節: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與方法。 (2)將第二十二章增加了一節:政府與市場的明確定位;增加了第五節: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修改了原教材第六節的內容。
第四,其他的修改。 (1)第七版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本書的專欄與案例等部分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并做長期更新,讀者可以掃描本書封面的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或者下載APP后獲取。 (2)本書擴展了各章后的習題,并單獨制作與教材配套的習題本,附在書后,從而方便教師與學生的使用。同時,鑒于本書部分章節難度較高,編者對這部分章節做了加“星號”(*)的處理,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學習。 本書加星號的章節有: 第三章第七節 不確定性和選擇;第八章第七節 資本的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第十章第三節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第十七章第五節 博弈論在宏觀經濟政策中的應用;第二十章第二節 投資;第二十章第三節 貨幣需求;第二十一章第四節 一個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AD—AS模型;第二十一章第七節 一個新凱恩斯主義的AD—AS模型。
數字教材資源
★ 知識點庫:以知識點為主線串聯所有習題以及部分教學資源,便于考核知識點掌握情況,用于教師和學生的課前備課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測評等
★ 教學視頻:配有重難點精講視頻(共73個,合計24.5h),對重點知識進行深入講解
★ 教學課件:每章配有本章內容的PPT課件,便于學習本章相關內容
★ 課程思政案例:對重點內容進行案例分析(共23個)
★ 教學題庫:配有多種題型的課外習題。所有習題匹配對應知識點、答案、難易程度,實現以檢索知識點為線索,輕松智能組卷、智能評估(共4989道)
★ 課后解析:每章課后習題附帶答案解析,方便學習
★ 教學大綱:提供給教師教學作為參考
★ PPT課件:提供本課程的教學課件(老師可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官網自行下載:http://www.crup.com.cn/Book/TextDetail?doi=0da6837f-dd27-4a1e-9458-3f584a1d4b7f)